面对未来,放平预期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网易财经智库 Author 网易财经智库
编
者
按
2023教会了中国人应该更加聪明、更加多元化、精细化地去分析社会和经济走势。回归现实,更加深刻地认识每一个领域和我们所处的环境,而不是人云亦云。对于国民心态来讲,更多地要放平预期,在预期上不要过高。当然我们对未来还要充满信心,还要充满乐观的情绪。但是恐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确定性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本文字数约3577字,阅读需要4分钟。
01
国民现在在心态上应该放平预期
2023年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都是一次心理调试的特殊年份。时近岁末,我们一起总结2023年给我们带来什么,以下和各位共勉。
第一,活在当下。2023年的形势提醒我们,未来是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是不断加强的。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鼓励每一个人都过好每一天,活在当下,享受每一刻。
第二,对于学者来说,做研究要更加严谨。对于各项数据和前景的判断,我们要变得更加谨慎。因为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以及信息流动的加快,整个经济社会运转的可预测性越来越差,做研究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第三,国民的心态更多地应该放平预期,在预期上不要过高。当然我们对未来还要充满信心,还要充满乐观的情绪。但是恐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确定性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点击观看
过去20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包括与每一个民众利益相关的理财行为,都是以高预期为基本逻辑进行决策。中国人都普遍相信未来会非常好,但2023年的形势往往提醒我们,明天不一定会比今天更好,但有可能后天会比明天更好,大后天可能又是不可预测的。在日常行动中,如果个体有能力判断未来的复杂性,则当然可以做出各种具有高超掌控力的预案和经济行为。但如果个体没有这个能力,就应该享受当下的每一刻,过好每一天,尽自己所能去掌控能够掌控的东西。
我并不太赞同“被迫性降低预期”这种相对简单的说法。我把它叫做放平预期。放平预期讲的是针对不同的事件,不同的领域和所处的不同发展方向,去调试不同的预期。比如房地产业,未来的预期就要比过去低一点;但如果是新能源行业、科技创新行业,那预期可能就要比过去更高,因为接下来我们还会迎来一大波红利。
点击观看
放平预期,就是回归现实,更加深刻地认识每一个领域和我们所处的环境,而不是人云亦云——不是宏观层面上好,个体所处的领域就好;也不是宏观层面上差,个体所处的领域就必然会差。2023教会了中国人应该更加聪明、更加多元化、精细化地分析社会和经济的走势。
02
辩证看待外资水平波动:
外资在中国闭眼赚钱的时代过去了
一些媒体报道和坊间传闻,都认为今年中国整体上外资水平在下降,尤其是被外媒转引,把它用作攻击中国营商环境和经济走势的所谓证据。我对这种逻辑,保持自己的判断:外资相对出现增速下降,或者在某些领域出现总额的下降,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需要辩证地看。
一方面,中国吸引外资的规模,过去十几年都一直处在全世界前二的位置。中国对外资的吸引程度(如果加上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在很多年份都超过美国,位列世界第一。中国经济这些年来蓬勃发展,外资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随着外资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参与和本土资本的带动,使得中国经济的本土化程度越来越重。在各个行业,中国本土企业在国内和国际上显示出了极强的竞争力,这使得外资在投资中国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审慎——10年前、20年前那样闭着眼睛投都可以挣钱的情形不可能复现,外资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外资的审慎自然引起了在某些层面上增长不足,总额相对下降的正常现象。换句话说,外资只要进入中国市场就能挣钱的时代,恐怕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要看到中国市场竞争的内卷性和激烈性,这就推导出一个更加重要的结论——我们应该在开放上更加大胆。中国越开放,中国越强大。我鼓励全面的开放,无论是制造业,还是金融业,或是信息行业、科技行业,中国都应该逐渐推动全方位的开放,这符合中央的精神,同样也符合中国人的能力和底气。
另外,通过开放倒逼中国在各个领域的改革,实际上是助力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不二法则。坦率讲,中国加入WTO二十多年来,我们符合WTO相关开放的要求和步骤,但是负面清单还不够浓缩。另外还有一些领域,地方保护主义仍然非常浓厚,各个地方应该大胆一点往前走。越开放,中国的实力会越强,中国人的信心也会加速恢复。
03
美国害怕中国开放,
这对中国来讲恰恰是重大机遇
美国的确害怕中国开放。它在高科技领域限制中国的投资,限制中国企业并购,甚至在某些州还害怕中国人来买它们的房和地。但这对中国来讲其实是重大机遇,因为,美国人不断制定和修改符合于美国利益的国际规则的时代逐渐远去,中国应该更加自信地走出去,去修订和塑造新的投资、贸易等规则。
点击观看
过去十年到现在,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我们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还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异军突起,都在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中国引领塑造国际各类规则的时代开始了。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乃至我们在智库交流过程中对于某些概念的定义,中国人所拥有的话语权也在不断提升。
我们对美国的心态也正在扭转。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对美国的心态是非常单纯的崇拜,认为它很强。我们像一个乖学生,把美国老师那些教条式的内容吸收进来。现在我们突然发现,原来它教的是让我们去服从它的规则,突然发现这些规则的双面性和虚伪性。2023年,我们在应对国际规则和应对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过程中,心态和能力也在变得更加成熟。中国在经济领域和对外博弈领域的民族心理,已经逐渐告别了懵懂期和少年期,正在走向沉稳的壮年时代。
04
投资者应放平预期,
一夜暴富心态长远来看不是好事
在经济领域同样是如此。过去我们总以为投资就自然会有收益,今年投进去,明年就应该有收益。2023可能教会了很多人,投资进去,可能还要好好干才有收益;可能宏观形势好,投资收益也未必会好,这取决于投资者的个人情况。
点击观看
以前,很多人进入职场恨不得一夜暴富,财务自由。我记得几年前到深圳,一大批PE、VC的投资人说:“没有30%-50%的年化收益率,怎么叫好项目呢?”我们正在告别前十多年的那种极其躁动的、极度亢奋的社会心理,过渡到一个相对成熟的民族心理。中国目前从投资、贸易、对外交往等各个领域,都在告别青春期,告别懵懂期,逐渐进入到壮年的成熟期的时代。
整体上看,2008年4万亿元的量宽以后,投资界和整个社会都出现了一个很简单的范式——对老百姓来讲,买套房,过一年就能有10%到20%的增值。过五年,房子的价值就能增长三倍五倍;投资界同样是如此,基本上创业的老板,都把创业公司IPO时限放在3年到5年,努力把它做成上市公司,上市以后就认为使命终结,开始套现。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他们开始从“百年老店”的长度和厚度去看待投资行为和经济行为。从这个角度上讲,我认为对中国经济长期的健康化大有益处。
05
中国经济的底盘没有变,
仍在高质量向前发展
点击观看
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壮年时代,底气和韧性没有发生本质变化, 大概在三个层面上,仍然出现了蓬勃的生机和领先世界的走势。
第一,是在高科技领域。中国这些年,尤其在2023年出现了弯道超车,或者在同一个轨道上奋力超越和碾压的阶段:华为手机Mate 60 Pro的出现,给全世界都带来了巨大震撼;C919大飞机的商用化和市场化;中国新能源汽车大崛起,使得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大国等等。这些高科技领域和围绕着高科技领域所出现的产品表明,中国的市场竞争能力逐渐开始领先世界。
第二,在碳中和领域,中国出现了一系列新能源、清洁能源、低碳化的技术,都领先于世界。2020年,美国正式退出《巴黎协定》,而中国一直在认真践行低碳事业。这些新能源技术的出现,会让中国在下一波的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产业变革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世界面前呈现出中国的领导力。
第三,每个中国人对于高品质的生活需求,带来了消费的新增长。比如,中国的宠物经济每年翻倍增长,养老行业也每年都呈现50%甚至翻倍的增长。所以,面对不同的境遇,我们也在寻找着新的机会。
综上所述,无论从高科技、新能源,还是围绕高质量消费出现的经济生机,都在证明中国经济的底盘没有变,中国经济相对领先于世界的、宏观上的积极预期没有变,都在证明中国仍然在向前发展,我们还会有一个相对漫长的壮年期。我对中国的发展还是持审慎乐观态度。
推荐阅读
// 人大重阳
///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rdcy2013
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我知道你“在看”哟~